椎间孔镜双节段的病例
发布时间:2017-10-11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双节段的病例。
病人主诉:右大腿外侧、右小腿内侧到内踝疼痛麻木
这是病人的CT/核磁:
核磁/CT显示L3/4、L4/5右侧都有问题,为了进一步确定责任间盘,我们进行了诱发实验,实验结果是L3/4、L4/5两个节段都有问题,所以我们决定做两个节段,两个节段和一个节段的手术,手术过程没有区别,但是一般双节段的手术时间要长一些,所以要术前评估病人的身体状况是否允许,术前准备没有问题,就可以进行手术。
手术过程及器械操作方式沿用Think思科椎间孔镜标准操作方式。由于L3/4的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尖部相对于L4/5较小,所以L3/4从侧方入路穿刺定位在关节突尖部并建通道相对于L4/5来说相对难一点,所以在穿刺建通道的时候Think椎间孔镜的TOM针和安全骨钻更具突出优势。TOM针可以随意调整入路方向,并保证直达上关节突尖部靶点;安全骨钻的钝头设计让我们在扩张通道时更安全,安全骨钻钝头即使接触到神经根也只是造成挤压而不会像环锯对神经根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下图是术中骨钻抵达标准位置及建立完通道,工作套管所在位置:
通过上述正侧位图,可以看到,骨钻前段及工作套管抵达位置,到达脊柱1区,接近脊柱正中线,从而能保证术者从容应对椎间孔镜手术常见疑难病症:中央型突出、巨大型突出、突出物脱垂或游离等病症。
基于以上位置优势,通道建立完成之后,镜下清理完骨钻磨除的碎屑后,镜下的解剖机构能够十分清晰的看到。
手术结束后,可看到神经根回落、血管充盈、腹侧减压彻底。术后直腿抬高试验,病人主诉:大腿外侧、小腿内侧以及内踝位置疼痛消失,麻木减轻,术后一个月随访病人的麻木基本消失。
我们一直致力于德国思科椎间孔镜技术在国内的发展,也希望这种既安全又简约的手术器械能够让更多的医生在椎间孔镜事业上取得更好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