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氧自血疗法对红细胞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10-18
三氧大自血疗法作为一种剂量可控的生物氧化疗法,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以一种重要的补充治疗方式应用于临床,取得了一定的治疗作用,体外全血中加入三氧,血液三氧化后对红细胞内环境的影响给予回顾。
三氧自血疗法对红细胞的影响
1.正常治疗浓度下红细胞酶活动度、ATP、2,3-二磷酸甘油受影响吗?
Ari Zimran等报道,暴露在正常治疗浓度下红细胞酶活动度、ATP、2,3-二磷酸甘油不受影响。
2.低-中三氧浓度是否引起细胞膜过氧化作用?
大量实验数据表明,三氧作用血液尤其低-中三氧浓度(10-40μg/ml)不引起细胞膜的任何过氧化作用,红细胞通过抗氧化防御机制被保护。
3.全血加入三氧溶血率如何?
作为药物,应用三氧必须有一个精确合适的浓度,V Bocci等报道,有微量的红细胞裂解,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抗凝剂为柠檬酸盐(常用柠檬酸盐、磷酸盐、右旋葡萄糖、CPD)裂解量由基础值0.5%上升到1.2%,如果抗凝剂为肝素可以达到1.8%。可是,经过洗涤的红细胞细胞裂解可达到10%,而且血液中三氧含量超过一定量(达到200μg/ml),细胞裂解比例更高,伴随着钙离子(Ca2+)的流入,含肝素血液的红细胞的裂解也随之增强。这些数据清楚表明血液中三氧浓度不应超过80μg/ml。
4.全血中加入三氧对酶的影响?
当血液暴露三氧浓度达到80μg/ml时,红细胞的酶活性、Na/K-ATP酶、乙酸胆碱脂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SH-R)、G-6-PDH及过氧化氢酶等也不被破坏。
已知有遗传缺陷的敏感红细胞,因G-6-PD的缺陷不能提供足够的NADPH以维持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还原性(抗氧化作用),在遇到蚕豆和某种因子后更诱发了红细胞膜被氧化,产生溶血反应。
5.全血中加入三氧对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的影响?
由于细胞内pH值轻微下降的(波尔效应)和/或增加2,3 -二磷酸甘油酸(2,3-DPG)使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右移,提高向缺血组织中释放氧气以达到提高红细胞输氧能力。
通过在改善外周动脉阻塞性疾病供氧方面研究已得到临床验证。
6.加入三氧对红细胞脆性及极性的影响?
三氧治疗后随着红细胞柔韧性的提高,达到血液流变特性的改善,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点。Verrazzo等报道血液在体外经三氧处理后回输,收集外周闭塞性动脉病(POAD)患者血液样本发现,在红细胞膜上发生了轻微的过氧化反应,细胞膜的可塑性和通透性增强,从而膜的流动性增加。
随着膜表面的负电荷增加,红细胞的沉降率随之降低,由于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而血浆粘滞度降低。
想要了解更多臭氧疗法,请关注公众号:《康润国际新技术》,或咨询热线马经理18601128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