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骏教授:骨科大手术围术期的优选止血与抗凝平衡方案
发布时间:2017-09-10骨科手术大出血及异常凝血(血栓形成)均会造成围手术期患者死亡、康复期延长,满意度降低,因此在围手术期需权衡出血、凝血的风险因素及控制措施。本视频中,肖骏教授先讲解了DVT、VTE、PE的概念,指出骨科大手术后常规抗凝可显著降低致死性PE发生率,疗程应达五周以上。接着详细分析了骨科大手术后出血的因素,抗凝仅是众多出血因素之一。对于如何减少骨科大手术失血,建议围手术期应用氨甲环酸,可明显减少出血,降低输血率。
划重点
◈ 亮点一:骨科大手术后无预防措施的DVT发生率很高。
◈ 亮点二:抗凝需权衡“VTE与出血”风险。
◈ 亮点三:出血的因素涵盖术前、术中及术后,而抗凝仅仅是关节置换术后出血的众多影响因素之一。
◈ 亮点四:围手术期应用氨甲环酸,可明显减少围手术期出血,降低输血率。
◈ 亮点五:院外延长抗凝,未导致出血人数增加。无论严重出血或非严重出血,均主要发生在预防两周内。
◈ 亮点六:小结。